敲门砖一词是怎么来的?
关注:24 发布时间:2021-07-15 11:09:29
从明代西湖秀才春游,明清科举制度僵化刻板。有的同学准备了几篇范文,到了考试的时候,拼凑一下就能击中。如果还是考不上,那就是“撞上了年纪”,承认自己倒霉;通过考试是敲门砖。所以“垫脚石”之说盛行。
“敲门”是指敲门的砖。门一旦打开,就会被丢弃。比喻只是用来达到目的或追求名利的工具。那么这句话从何而来呢?这种专门用来敲门的砖在古代真的存在吗?
垫脚石来自春游,明朝西湖秀才:“这是一块垫脚石,敲开它,把他留下。既然我们都当官了,诗歌还有什么用?”
但是,更早的时候有一句话叫“敲门砖,瓦砾堆”。宋代曾敏兴五年卷独醒杂志:“有一天,崇元来了,从窗口出去,东坡问:‘是什么?’崇元曰:‘隋来了。’东坡说:‘可以说,他自蒙福以来,就是一个奴隶。’盖重元入司时写赋句。冲元道:‘敲瓦砾,大众犹记!’“有一天,一个叫徐崇远的人从外面进来了。苏东坡问他:“你来的时候旅行怎么样?”徐崇远回答:“路是安全的。苏东坡笑着说:“平安到达,可以说是上天的恩赐。”苏东坡说的这句话,原来是许崇远曾经说过的。他的这句话比较早出现在他参加科举考试时在文赋写的一篇文言文中。徐崇远也笑着说:“你怎么会记得为了应付入学考试而写的这句话?"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更加僵化,八股。很多学生学八股只是为了升官发财,所以“敲门砖”大行其道。比如明朝的田留青日札非文事:“再比如锦囊集.抄录七篇文章,就算凑在一起也能打中,儿孙们暗自认为是人间珍宝。如果没有拿到第一名,它的名字就叫‘撞老’,如果拿到了第一名,就叫‘敲门’。”这里是说,由于八股盛行,有的同学准备了几篇范文,到了考试的时候,拼凑一下就能击中。如果还是考不上,那就是“撞上了年纪”,承认自己倒霉;通过考试是敲门砖。所以鲁迅在准风月谈吃教中写道:“清朝称八股为敲门砖,因为成名如开门,砖头无用。”
下一篇:为什么把天王星称做冷行星?
猜你喜欢
生活热门经验
- 比12345还厉害的电话是什么?265309人
- 普京任期多少年了?159061人
- 朱瞻基为什么那么短命79454人
- 核酸检测电子版多久出来?73711人
-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有哪41963人
- 南方过年的风俗有哪些?38005人
- 10016天天给我打电话是什么意37456人
- 中国十大投资公司排名是怎样的28255人
-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意27339人
- 2020年脱贫标准人均纯收入多少269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