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生活家居 > 生活

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关注:145 发布时间:2021-08-16 21:24:16

导语本文整理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的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

依法治国是指按照反映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国,而不是按照个人意志和意见治国;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和社会活动应依法进行,不受个人意志的干涉、阻碍或破坏。

总之,依法治国就是按照宪法和法律治国,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

依法治国的五项原则: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项立法相当于间接将党视为宪法之外的比较高权力机构,甚至独立于宪法之外。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思想,使得中国的法治本质不再是纯粹的法治,而是从属于党治的人治的法治。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我们党一直认为自己是人民的一员。“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思想相当于党把自己作为人民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人民的主导地位,其实相当于坚持党的主导地位。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实际上是强调党以党纪国法按照宪法治国,比宪法法律更为严格。作为人民一部分的党员和作为人民另一部分的非党员在党纪或宪法面前是不平等的。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兼顾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自律作用。这种提法强调了法律治理的规范作用和道德治理的自律作用,却忽略了政治治理的调节作用和核心治理本身的法律道德问题。政治调节、法律规范和道德自律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三大调节机制,三者都不可忽视。5.坚持立足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全面推进法治的根本坚持,所以法治永远不会照搬外国的法律理念和模式。从法治的理念和模式受制于政治制度要求的角度来分析是正确的。一般来说,政治制度决定了相应的法治理念和模式。这里有两个核心问题无法回避: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还是外国的法治理念和模式落后?到底是外国的政治制度先进还是中国的法治理念和模式落后?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根本体现。“从实际出发”决不能被用作自立和坚持其缺点的做法的借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