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故事有哪些?
关注:64 发布时间:2021-08-30 11:12:07
相传春秋时期,晋朝的儿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再也无法站立。他从大腿上切下一块肉,煮了汤给重耳喝。十九年后,重耳成了阿津文工团,但介子推背靠柳树死于山火。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又叫徒步节、步行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落在春末之交。清明节起源于古代先民的信仰和春祭习俗,具有自然和人文两种内涵,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太阳节,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扫墓和踏青是清明节礼仪习俗的两大主题。礼仪和习俗这两个传统主题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流传。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
1.根据传说,春秋时期,晋朝的儿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在流放途中,他在一个荒芜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站不起来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吃的。在大家极度焦虑的时候,我带着介子走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从大腿上切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儿子喝。重耳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被介子切开时,他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成为君主,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文公即位后,赏了陪他流亡的英雄,却忘了推介子。很多人抱怨介子,劝他们面对你求回报。而介子比较鄙视那些争功求赏的人。他收拾行囊,悄悄去绵山与母亲隐居。
当晋文公听说这件事时,他感到惭愧,于是带人去找介子推自己。然而,介子推已经离开家去绵山了。绵山路高树密,很难找到两个人。有人做出了贡献,从三个方面烧绵山,逼介子推出来。火烧遍绵山,未见介子推。大火熄灭后,人们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经死在一棵老柳树下。晋文公哭着说。入殓时,在树洞里发现一本血书,上面写着:“切肉侍奉大王,望主公永远明明白白。”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带领众官进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生,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告知天下,然后将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下一篇:三星堆是什么?
猜你喜欢
生活热门经验
- 比12345还厉害的电话是什么?265310人
- 普京任期多少年了?159062人
- 朱瞻基为什么那么短命79457人
- 核酸检测电子版多久出来?73711人
-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有哪41964人
- 南方过年的风俗有哪些?38005人
- 10016天天给我打电话是什么意37458人
- 中国十大投资公司排名是怎样的28256人
-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意27339人
- 2020年脱贫标准人均纯收入多少269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