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生活家居 > 生活

国歌的由来是什么?

关注:150 发布时间:2021-09-18 13:52:01

导语本文整理了国歌的由来是什么?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义勇军进行曲原本是聂耳为上海电通公司1935年拍摄的故事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曲。这部电影描述了以诗人辛白华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拯救祖国,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它在影片中前后出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快成为中国比较著名的抗日战争歌曲。新中国成立后,被指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被正式指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它被该国政*和人民认为代表了该国政*和人民的意愿。总的来说都是爱国的。

荷兰是上第一个有国歌的国家。1569年,为了反抗西班牙统治者的统治和压迫,荷兰人民高唱威廉凡那叟(威廉范奥伦治)冲向敌人,打败了西班牙统治者。荷兰人民喜欢这首代表民族精神的歌曲。后来这首歌成了荷兰的国歌。从那以后,许多国家也试图模仿和制定他们的国歌。

国歌文化

上不同国家都有很多国歌,有的是民族斗争的产物,有的是和平年代的赞歌,有的是描写自己国家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有的是描写自己国家的古代史。英国国歌天佑女王,歌词来自圣经;法国国歌比较初叫莱茵河军团战歌。1792年,革命战士马赛演唱了这首战歌,进军巴黎,因此被称为马赛曲。1795年,被法国革命政*指定为国歌;星条旗星条旗用的是安纳克利翁在天宫的旋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写成国歌。2018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通用手语版正式发布。

创作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本是聂耳为上海电通公司1935年拍摄的故事片义勇军进行曲所作的主题曲。很多人想追溯这首歌的出处,报纸上也有很多介绍文章,但是众说纷纭。其中比较受欢迎的是这首歌的歌词是田汉同志1935年在上海被捕后在国民党监狱写的。不久,他的委托人被带出监狱,移交给孙石屹和夏衍同志。田汉被捕前又写了一份声明。他的凤凰剧本之后,问田汉同志哪个更准确,更真实。田汉同志说不记得了。直到1983年1月27日,夏衍同志还为风云儿女编辑部写了一本专书。

1934年,上海成立电通公司,请田汉同志写电影剧本。今年冬天,电通公司找田汉同志要稿子。田汉同志先交了一个简单的文案,名字叫北京晚报,交给电通公司的孙士毅同志。一九三五年二月,田汉同志被国民党逮捕入狱。

为了尽快开拍,电通公司决定请孙世义把田汉同志的文艺剧本改写成电影文艺剧本。经田汉同志同意,孙世义将影片更名为凤凰的。在处理主题曲歌词的时候,他只改了几个字,就是原话的第六句:“带着敌人的飞机和大炮前进!”改为“随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当时聂耳同志正准备去日本,得知电影风云儿女里有一首主题曲要写。他主动要求孙诗怡和徐信之把作曲的任务交给他,并表示到日本后会尽快把歌稿寄回去,不会耽误影片的拍摄。果然,没过多久他就从日本发回来风云儿女。所以其他关于这首歌创作的神话都是空穴来风。

义勇军进行曲配乐送回上海后,贺绿汀请当时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担任乐队指挥的苏联作曲家阿龙阿夫夏洛莫夫(aaron afcharlomov)演奏该乐器。很快就会用在义勇军进行曲电影里。

让它成为国歌

风云儿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被称为中国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诞生以来,它在人民中广泛传播,在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马来西亚华侨抗日游击队把一句歌词改成了“马来西亚民族到了比较危险的时候”,变成了义勇军进行曲;反法西斯同盟的所有电台,特别是民间电台,都把马来西亚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国国歌,他们甚至不知道孙中山先生写的中国国民党的党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国民政*指定为中华民国国歌。

年春,“维护和平会议”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了解到大会规定所有代表团在开幕当天进场时都要演奏和唱国歌。代表团有点左右为难,因为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不代表新中国国歌。于是,我们一起学习,决定改唱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然而,中华民族正处于比较危险的时期这首歌的歌词却备受争议。有人说:“现在北平(现在叫北京)解放了,新中国就要建立了,怎么能这么唱呢?”比较后,郭沫若决定把这句话改成“中华民族翻身的时候到了”。回国后,代表团报告了这一情况,引起了有关方面对国歌制定的关注。

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cppcc)筹备委员会正在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觉得起草新的中国国歌迫在眉睫。他们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以马叙伦为首、叶剑英、沈雁冰为首的cppcc筹委会第六小组,成立了由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郭沫若、徐悲鸿组成的“国歌初选委员会”。四位音乐家,马思聪,陆机,贺绿汀和姚,被聘为顾问。7月15日至26日,cppcc筹委会第六组在义勇军进行曲等国内外报刊上发布了国旗、国徽、国歌征集通知。反响非常强烈。截至8月20日,仅收到国歌草稿632首,录歌词6926首。然而,

画家徐悲鸿首先建议用人民日报作为国歌。经过反复讨论,第六组没有定稿。

根据徐悲鸿的提议,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义勇军进行曲,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正式制定之前,以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为国歌”,发扬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无畏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