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是怎么形成的?
关注:73 发布时间:2021-10-04 21:15:09
在水分充足、微风习习、大气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地面附近的空气冷却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凝结成细小的水滴悬浮在空气中,从而形成雾。它和云都是温度下降造成的,雾其实可以说是近地面的云。
二月到四月的春天雾出现得更频繁。当能见度因大气中悬浮水汽凝结而小于1 km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雾形成的条件是:冷却、加湿和增加水蒸气含量。雾的类型包括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和烟雾。雾和云的主要区别是雾接触地面,云不接触地面。
创世纪课程
当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达到比较大时,就达到饱和。温度越高,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就越多。1立方米空气,当温度为4时,可容纳的比较大水蒸气量为6.36克;气温为20时,1立方米空气中比较大水蒸气含量为17.30克。如果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超过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出来。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的微小尘粒结合时,水分子本身就会相互结合,成为小水滴或冰晶。空气中的水蒸气超过饱和,凝结成水滴,主要是空气温度降低造成的。这就是为什么秋天和冬天早上有雾。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就会凝结出来,变成许多小水滴,悬浮在地面附近的空气层中,从而形成雾。它和云都是温度下降造成的,雾其实可以说是近地面的云。
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蒸气。但是到了晚上,温度下降,空气中水蒸气的容量减少,所以一部分水蒸气会凝结成雾。特别是秋冬季节,由于夜长无冯云的机会多,地面散热比夏季快,导致地面温度急剧下降,使得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汽在深夜至清晨容易达到饱和,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雾。秋冬凌晨的比较低温度是雾比较浓的时候。由靠近地面的空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物。当雾出现时,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一般水平可视距离小于1000米的雾叫雾;1000米到10000米能看到的雾叫轻雾。
雾中的水滴称为雾滴,其半径多为2 ~ 15微米。单位体积空气中雾滴的水体积之和称为含水量,雾中含水量一般为0.1 ~ 1 g/m 3,温度高于0的雾称为暖雾;低于0但仍由液滴组成的冷雾;气温极低时,水蒸气直接凝结成冰晶,称为冰雾。
上一篇:“瑞典人”是什么梗?
下一篇: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猜你喜欢
生活热门经验
- 比12345还厉害的电话是什么?265371人
- 普京任期多少年了?159064人
- 朱瞻基为什么那么短命79463人
- 核酸检测电子版多久出来?73712人
-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有哪41964人
- 南方过年的风俗有哪些?38007人
- 10016天天给我打电话是什么意37485人
- 中国十大投资公司排名是怎样的28268人
-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意27343人
- 2020年脱贫标准人均纯收入多少269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