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的风俗有哪些?
关注:59 发布时间:2022-02-08 12:00:06
3月3日,壮族人有唱歌、摸蛋、抛绣球、扛杆子、抢烟花的习俗。壮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其独特的风俗文化,主要体现在各种节日上。三月三日是壮族重要的传统节日。
3月3日壮族的风俗如下:
1.情歌
3月3日是青年男女交流的好时机。在歌圩期间,方圆数十英里外的年轻男女聚集在歌圩。在歌手的带领下,小伙子和喜欢的姑娘对唱。通常年轻男性先主动唱“访问歌”,观察发现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唱见面歌和邀请歌。想答应就别答应。年轻人再唱质疑歌,彼此有交情,唱情歌,做情歌。歌词是即兴创作,脱口而出的。如果女孩觉得眼前的小伙子对歌曲很满意,她会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把怀里的绣球花给对的人,“他”会得到手帕之类的奖励,然后她的歌声会更甜美,所以她会点秦晋。
这些传说现在很难考证,但在宋人写的太平寰宇记里,有一段关于宋节盛况的记载。“谷中壮士熟了,择日拜神,妇女在盛会上唱歌。”
宋元以后,壮族民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成为文化娱乐和男女爱情的场所,出现了抛绣球游戏。把绣球花扔给他心爱的男人后,两人都退出了歌坛,给了对方一个爱的信物。到了清代,形成了几千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
2.摸摸鸡蛋
居住在广西西部的壮族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家家户户煮红、黄、蓝、紫、白米饭,配上嫩绿的枫叶和红蓝草。人们把枫叶放在门楣上和房子周围,在村子的尽头设立一个布棚,在布棚的下摆放上五色大米和其他供品。男女老少围着布棚唱着赶上歌圩。老年人也
第一个故事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祭奠先人灵魂的日子,以吃蛋祭奠先人,希望得到一些灵气。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壮族三月三日歌市青年男女的交往习俗:摸彩蛋。彩蛋是将煮熟的鸡蛋染成彩色以传达情感的东西。小伙子抱着歌市里的鸡蛋去摸姑娘手里的鸡蛋;女生不想抱蛋就不让摸,想的话就让男生摸。鸡蛋裂开后,他们一起吃鸡蛋,播下了爱的种子。
3.抛绣球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节前制作的工艺品,制作工艺精湛。都是丝绸工艺品:十二片花瓣连成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一年中的某一个月,上面绣着当月的花。有些绣球花被做成正方形和多边形。绣球花里装满了豆子、小米或棉籽。球上系一条丝带,丝穗和装饰珠落下,象征纯洁的爱情。
在古代,有些地方有一种习俗,当一个女孩达到结婚年龄时,就被安排在某一天,通常是8月15日或15日。让追求者集中在绣楼下,姑娘抛绣球。谁得到绣球,谁就能成为女孩的丈夫。当然,女生一般都是看对了人,把绣球花扔在他身上让他捡起来。在许多地方,当新娘的轿子被举起时,轿子的顶部应该绑一个绣球,以庆祝吉祥的日子。壮族抛绣球的习俗自宋元以来就有了。比较早记录在两千年前绘制的华山壁画上,但当时青铜制成的古代兵器“飞棒”用于投掷,瓶子多用于狩猎。后来,人们把飞行重物换成绣花布袋,互相扔来扔去娱乐。
到了宋代,逐渐演变成壮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方式,并如火如荼。据宋代诗人朱福写的溪蛮丛笑,“土很老,野男女分作两友,各以五色囊豆粟往来,谓之“飞冰”。以足兵器“飞棒”命名的五龟彩袋,是后世的绣球,岭外代答对宋代周曲飞的描写更为明显。“如果男女都成功了,那么女人爱乱宫,男人结婚”。目前,“抛绣球”在广西百色、柳州、南宁、河池仍广为流传。其中以靖西等南庄县比较为著名。
4.撞杆
玩竿子是一种自娱自乐的传统活动。每一个庄家人都是演堂主的演员。女子动作轻盈优美,男子动作有力有力。自娱自乐的“演奏厅”,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求丰收的愿望。撑杆跳的舞蹈形式包括两人舞蹈、四人戴花、多人戴花。舞者大多是偶数。表演者手里拿着杆子,围着长凳或弹簧饭槽,有节奏地敲打着长凳,互相击打。壮族担杆舞,又称壮族担舞,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都安、兰、南丹等县。在壮族地区的马山、都安两县的山村里,每逢春节,在晒太阳的田野上,在街巷里,都能听到扁担的敲击声,节奏强烈,声音清脆响亮,十分热闹。尤其到了晚上,到处灯火通明,草堂沸腾,扁担的声音与悠扬的竹伴奏,村姑的笑声,大妈的赞美,汇成欢乐幸福的声音,震撼山谷,激荡人心。这是深受壮族人民喜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享有盛名的壮族盛会。
5.抢烟花
农历三月初三和秋收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自发组织了抢花运动。每个支队有8人参与抢花,队员以突破、挡人、询问、快速冲进对方堡垒的方式,将烟花放入得分。规则和西方足球差不多,所以叫东方足球。传统的“烟花”是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铁环,用红布或红丝包裹。比赛场地通常位于河岸或山坡上。人数或团队不限。每一枪都要抢,第三枪结束。
福禄“三月三”烟花节历史悠久,始于清朝,盛于嘉庆,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抢烟花”始于闽粤商人来此经商,又因信奉“妈祖”,建庙祭祀。是在3月23日,妈祖生日那天举行的。在“抢烟花”运动中,每年庙会都会燃放三朵烟花。
第一枪:取名“发财”,意思是赢第一枪。当财富来临时,生意会很兴隆。
第二把枪:取名“天鼎枪”。如果你赢了第二枪,赢枪者的爱人就会怀上这个男孩。加到你的生活中,继续熏香。
第三枪:取名“如意枪”,意思是赢第三枪。枪的赢家在商业、生产、生活各方面都很顺利,一切都按照大家的意愿进行。
下一篇:口不吞阳是什么含义?
猜你喜欢
-
南方过年的风俗有哪些?38009人喜欢
南方过年习俗包括贴对联、挂灯笼、祭祖、吃鱼、拜年。南方和北方的春节习俗非常不同。比如吃新年饺子。这对北方人很重要。不吃过年的饺子,就不是过年了。而南方人则更注重年夜饭。只要一家人团团…
更新时间:2021-09-30 21:54:05
-
初一到十五风俗顺口溜是什么?5039人喜欢
2001年的第一天,我过完新年,第二天就回家了。农历新年的第三天,我们在第四天遇到财神。第五天打破第五天,第六天把穷人送出去。过年第七天过人民节,第八天不回家。年初皇帝过生日,年初去春游。第十一天…
更新时间:2021-12-19 14:40:02
-
春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2516人喜欢
在春分节气的那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几乎和全世界的白天黑夜一样长。中国各地的日平均气温已稳定上升至0以上,但高山地区和北纬45度以北地区除外。春分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
更新时间:2021-12-21 17:22:12
-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713人喜欢
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棒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节、哈尼族的扎拉特节、藏族的酥油茶元宵节、景颇的门脑纵歌、拉祜族的中秋节、苗族的花山节等…
更新时间:2021-09-12 08:22:01
-
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275人喜欢
节气的特点是“春雷骤动”,“万物生机勃勃”。被蛰时温度开始逐渐升温,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增加。惊吓的习俗主要是蒙皮、白虎祭祀、驱虫、杀小人、吃梨等传统习俗。吃梨是因为梨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吃了…
更新时间:2021-07-26 18:47:02
-
夏至的风俗习惯185人喜欢
1.祭神祭祖。夏至是庄稼收割的时候。自古以来,在这个时候庆祝丰收和崇拜祖先是一种习俗,以祈祷来年繁荣昌盛。因此,夏至作为一个节日,被列入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中。有的地方举行盛大的“夏麦”,是古代…
更新时间:2022-05-04 12:07:01
-
过年初一到十五的风俗有哪些?177人喜欢
元旦的习俗是开门放鞭炮、拜年、养老、聚敛财富等等。元旦那天,我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向财神献祭,吃馄饨。过年第三天的习俗是媳妇回娘家。过年就是问候灶神。农历五月初五迎接财神。第六天送穷神,打扫…
更新时间:2021-08-28 19:22:01
-
二月二的风俗有哪些?154人喜欢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有向社区献祭的习俗,即庆祝土地的公共生日;在北方,有吃猪头肉和理发的习俗。民间传说,这是掌管性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也就是说之后会有更多的雨;还有一句民间谚语叫“二月二,龙抬头”,意思…
更新时间:2021-07-26 21:07:35
-
北方农历腊月二十三至初一风俗106人喜欢
1.早年政府是腊月二十三,一般人家是腊月二十四(也有:北方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所以有个民俗叫“官三人四船五”。举行完灶祭后,他们正式开始准备过年。2.腊月二十四扫尘,也就是所谓的“腊月二…
更新时间:2022-03-21 16:37:30
-
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99人喜欢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第15天,清明节前第12天举行。主要有禁烟冷食、祭祖、插柳、散步、荡秋千、蹴鞠、吟诗、清肠等习俗。寒食节是汉族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传统节日。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夏至…
更新时间:2021-11-09 19:11:06
-
小年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98人喜欢
小年是纪念灶神降临的节日。风俗有:人王,扫尘,贴窗花,贴对联,洗澡,剪头发,吃火,吃饺子,吃蜜饯,麦芽糖,麻糖等等。新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关注的节日之一。大年初一,家家户户不仅会做这些节日活动,还…
更新时间:2021-07-09 13:41:01
-
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97人喜欢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和第三个节气,是公历12月6-8日农历经度达到255度时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古人之所以把这个节气命名为“大雪”,是因为“雪”是寒冷的产物,代表寒冷多雨的天气。节气的特点是温度显…
更新时间:2021-07-07 08:32:04
生活热门经验
- 比12345还厉害的电话是什么?265395人
- 普京任期多少年了?159069人
- 朱瞻基为什么那么短命79466人
- 核酸检测电子版多久出来?73714人
-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有哪41964人
- 南方过年的风俗有哪些?38009人
- 10016天天给我打电话是什么意37489人
- 中国十大投资公司排名是怎样的28274人
-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意27345人
- 2020年脱贫标准人均纯收入多少269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