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网上资讯

一个人做的网络灰产项目

查看人数:发布时间:2021-07-28 15:31:01

内容详情

今年跟着老前辈做生意做品牌特别难。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说哪个行业好赚钱。他是个反问,意思是各行各业挣钱都不容易。我说,真的有赚钱容易的行业,就是我要讲的网络产灰项目。

有人在知乎问,什么行业比较赚钱?有高票回答说比较赚钱的行业都写进刑法了。事实上,在现实的商业里,不仅有黑与白,还有“灰色”。灰色在黑与白之间穿梭。可以称之为边缘球。不是完全黑,但是还是很赚钱的。

1、拿奖到手软的“赚客年代”

2006年写博客的时候不小心闯入了“赚客户”的。记得我在博客上参加了一个征文活动,拿了1000元现金奖得了二等奖。当时我很开心,因为那年我才16岁,还在上高中。通常一周的生活费只有50元,1000元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是一笔巨款。

后来疯狂爱上了在网上参加各种有奖活动,大部分都是以散文、人名、广告为主。一年来,我获奖无数,包括20多部手机,5多张沙发,电视、空调、dv、笔记本电脑、旅游基金等无数奖项。2007年,我甚至在淘宝开店,卖我赚的各种。现在想来,我是电商平台的老卖家了。

一年来,我的累计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直到2009年我赚了很多钱,才退出了赚钱的生意。就是我在2009中国汽车安全主题巡展上获得了比较佳词汇口号奖,我喜欢提一下整个奖,一辆价值20多万的suv。

其实早在10多年前,电脑报就发表了一篇走进赚客的文章,里面提到,作为一种赚钱的客户,他们寄生在互联网上,利用他人,享受。初级获利者,利用多个身份证增加中奖机会;中级赚客户,根据自身特点,专注一个,培养强项,无数;资深盈利者,擅长作弊,技术娴熟,赚的盆满钵满。

2、微信人工业务日进斗金

2012年下半年,微信微信账号刚出来,我就闻到了“钱”的味道。当时以星巴克、麦当劳为代表的公司纷纷在微信上开通微信。知名公司来了,路上来了一大波蓝vs。当这么多品牌官员从微博翻译到微信的时候,我就知道生意来了。

微信刚出微信账号的时候,账号认证需要达到600多粉丝才能开通。于是,一个刷粉生意在网上诞生了。通常一个供应商比较多只能刷1000个风扇,因为风扇前端是看不见的,多刷几个风扇也没用。刷粉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开通微信认证。

而我想,既然有粉丝业务,为什么就没有其他互动业务呢?理论上,微博时代存在的互动业务是微信微信账号所需要的。所以我在当年卖的淘宝店推出了相关微信服务。作为推出此项服务的商家,效果出奇的好。有一次上线,旺旺一直响,每次旺旺响,基本都赚了几百块。

当然,有些人可能认为这种业务需要技术能力,其实不是。我比较初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在qq群里养了很多大学生。他完成一个任务赚了0.5元,我也赚了0.5元。通常一个人一天能赚100-200元,对他们来说很划算,而我每天靠几十上百的大学生就能赚几千块。有时候一个大单子能赚好几万。

3、微信自媒体的狂欢

说实话,我本来以为从媒体做微信能赚钱,没想到这个行业能赚这么多钱。比如,很多微信账号发一条几万元的广告,甚至高达几十万元;近一两年来,有报道称,持有大量微信账号的玩家实现了卖出号,卖出价格往往在200-300亿人民币。

天哪,这是“一亿”。除了人工成本,大部分微信账号几乎都是纯利润。这对于很多做生意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即使当初没有想到这样赚钱,2013年初还是注册运营了100多个微信微信账号。

因为有的账号注册早,昵称自然有优势,自然会有一定的流量。后来这些数字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大部分靠广告盈利。而到了后面,我也陆续卖了账号变现。

其实在微信微信账号的生态里,我只是一个小玩家。近年来,我目睹了很多90后通过玩微信账号一夜暴富,一年赚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买豪车,买房产,开公司,似乎都是一夜之间的赢家。

其实很多都是在做数据诈骗,刷阅读量,ps后台粉丝,数据截图。自媒体时代,流量代表价值,很多所谓的大数据都是假的。据央视报道,微信阅读灰色产品的市场规模已达300亿元左右。

空手套白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