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生活家居 > 生活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为什么差一天?

关注:17 发布时间:2021-07-09 11:41:04

导语本文整理了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为什么差一天?经验知识,帮助您全面了解,小白也能成为高手,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民间过小年的传统是阴历24月,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阴历24月过小年的古老传统。自清朝中后期以来,皇帝的家人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举行祭天仪式。为了省钱,顺便拜了灶神。所以北方地区的人也纷纷效仿,提前一天过到了腊月二十三,所以北方和南方的小年是有区别的。

早在宋代就有腊月二十四农历新年的记载,所以腊月二十四农历新年的习俗历史比较长。从清朝雍正时期开始,皇帝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坤宁宫祭神,并报告一年来的工作。为了不重复祭祀,他顺便拜了灶神。后来祭祀灶神的传统在这一天得以保留。民国时期产生了“三官四民”的说法,即干部23日在家祭灶,一般民众推迟到24日。后来又说因为社会进步,人人平等,大家都跟着皇帝,变得“贵”,改在腊月二十三祭祀灶。

小年通常被认为是繁忙的一年的开始,这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新年的物品,扫除灰尘,祭祀炉灶等。并准备过一个干净美好的一年,这表达了人们告别旧迎新,迎来幸福的美好愿望。幼年期是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在这一天,传统家庭在家里崇拜灶神,祈祷和平和好运。

小年的起源主要与灶神传说有关。传说灶神叫张丹,是民间的帅哥。张丹结婚后,性格大变,整天游手好闲,比较后沿街乞讨。一天,张丹去前妻家乞讨。

张丹见到妻子后,羞愧难当,一头扎进炉子里,被火烧死。玉皇大帝知道这件事后,以为张丹知道自己惭愧,就封他为掌管民间的灶神,要求他每年腊月二十三向神报告。百姓知道这件事后,纷纷拜灶神,希望灶神上天后能在家里多报些好东西,于是民间就有一句话:神说好东西,回宫降福。

猜你喜欢